Wednesday, February 27, 2013

柴静《看见》

        生病上不了班,干脆窝在家里肆无忌惮地看平日里没时间看的书。

        柴静在《看见》里讲一个记者、一个电视新闻人的心路和采访之路。她做社会新闻和调查,她关注社会和新闻里的人,她把自己,作为一个真实的人,在采访调查过程中的嬉笑怒骂、忐忑挣扎,也原原本本地呈现,所以书里的故事,字里行间也是对人性的思考。

        看这书一方面不适于养病,本来就头疼,看完一个个揪心的故事,关键还不是虚构的,愈发头疼,加心痛;一方面又适于病时看,那些看似简单却击中心灵的话让肉体的病痛被遗忘,那些在我们亲历的生活里难以想象的苦难让自我的困境被忽略。翻身下床找根笔来,这本书看完不能没有页边笔记。

  • 看见是知,是明白,而理解才有悟,有感受。看见和理解,明白和感受,一步之隔,却可能需要走很久。新闻人该做和能做的事,只是提供前者,但该不该加评论作桥梁,加多少,哪里加?做新闻不容易,那根细细的界线一不小心就过了。不去越这个权就是不去辱没观众的智商,还人一个成长为公民的机会和权力。我从小没得到过这样的机会,更没受过这样的培训,现在想补,好难。

  • 自杀、他杀、虐猫、畸形恋、家庭暴力、青少年犯罪 ... 林林总总令人瞠目虐心、想逃避又无法不面对的社会问题,剥开层层似真似伪、或说得出或潜意识的缘由,最终大多都是心理问题,而最大的症结归根溯源来自家庭。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人是社会最本质的元素,所谓和谐社会其实就是和谐的家庭幸福的人。在家里得到丰厚的爱、本性的尊重和心灵沟通的满足,无论大人孩子都不大会再到外面的世界里去寻找填补空虚的刺激或报复。这样想来,人类历史的传统里,无论中外,母亲相夫教子的职能对社会起了多么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全职以对实在有它的道理。而如今,无论是作为女权运动的成果,还是迫于现实生活实际的压力,女性必须和男性一起在职场奔波,男性必须和女性一起承担家庭和哺育的职责,本来多元化应该是好事,但有时也不免失之才尽其用。更不用说隐患重重的单亲家庭、留守儿童、隔代养育,同性恋婚姻,尽管我对同性恋本身抱以充分的理解。罢了,只是一下子觉得为人父母的压力更大了一层,培养快乐进取、人格健全的下一代人不仅是家庭的责任,也成为了对社会的承诺。

  • 人难得自信,但更难得是敬畏,尤其是在这个借助科技、虚拟世界,人类倍感能力膨胀的年代。敬畏不仅因为“畏”,更因为“敬”,是知其可为而不为,与自然万物如此,与人亦然。所以喜欢她对记者这个角色的认知:
人与人之间应该有一个恰当的关系,关切超过了恰当,就是冒犯。不因为你是一个记者,就有权逼问所有的问题。知是职责。不去知,算是一点敬畏吧。”(摘自如果你愿意谈一谈,我愿意听”)
  • 客观真实,是新闻人的本分。但如何达到这个彼岸,之间有长长的路要走。从肝胆热情到不动声色的冷静,从涕泪交加到剥自泥土的逻辑,从真诚但简单的同情到洞察左右的深刻的理解,她在不断提问,不断思考,不断尝试,不断否定、被否定中,离那个彼岸忽即忽离,但终将渐行渐近。陈牤说宽容的基础是理解,柴静说理解的基础是感受。

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摘自事实就是如此
人能感受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 ... ... 对事件中的任何一方都投入其中,有所感受,相互冲突的感受自会相互克制,达到平衡,呈现出客观的结果,露出世界的本来面目。(摘自不要问我为何如此眷恋
就知道她不能把本真的性情永远藏在冷静里,终会为它找一个不失本分的出口。 

        我和柴静差不多是同龄人,同一年进的大学,她后来做的事,是我二十几年前曾经的理想。现实里,我做了和理想犬马不相及的选择,人生的经历从那时开始分叉。没有哀怨的意思,没有如果,偶然里也有必然,我想也许正是因为我本性里没有足够的果敢和勇气,当初看似无奈妥协的选择和今天平凡的生活,其实才真的适合我。但看她的书,我看懂了她所说的恐慌、无助、决心、欲望、热血、追求 ... 从两会到救灾,从土地买卖、水土污染到少年自杀、边缘人的疯狂,社会的颠覆难,但修补更难。看到世界的不完美,人生的不完美,“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我走到了哪一步?

         想起刚刚看的电影《一代宗师》里的一句话,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 生命的三重境界。看清自己已是不易,但只有找到了自己的心的位置,才有妥帖的视角去看世界,而最终的一切,还都要归于众生,那是对人的关怀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