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unt Whitney,海拔4,421 米,14,505英尺,美国本土最高峰。三天两夜的负重徒步,终于和你的巅峰相拥。7/23/2019,这个名字,于我,从此不再是传说!
曾经以为以我阴晴不定的膝盖、渐渐下降的体力和难以预知的高原反应,登上Whitney只是一个梦。可从去年顺利完成Half Dome之后信心大增,今年一直坚持游泳,再加上运动科医生给了我一颗定心丸,说我的膝盖在坚持康复训练后是可能恢复的,心里的那根草就开始不可抑制地飞快生长。
Whitney名声赫赫,再加上是难得的一座不需要特别的技术训练就可能登顶的高峰,所以每年吸引了众多登山徒步爱好者慕名而来。因着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国家森林管理处每天只允许160个攀登者进山。僧多粥少,公平起见,所以要登山,先抽签!
去年Half Dome的两个队长都是善于计划而且行动力超强的人,见草必拔。今年三月他们又开始张罗队伍,一到抽签季就着手申请登山许可,而且关键时刻人品超优,一举中标,于是准备工作从五月开始正式启动。
训练篇
网上有很多专门为登Whitney制定的循序渐进的训练计划,比如:
个人感觉,对于常年都有持续运动习惯的人来说,不用太循规蹈矩。平时保证基本运动量,确保肌肉和心肺训练,HIIT、跑步、游泳、自行车都可以,保持一定时间的高心跳。然后每隔几周在附近的山里做一下负重拉练,重量和难度逐步提高。家里有孩子,我们的时间实在有限,也就一个月才出去走一次。
三月,South Fork American River Trail,15磅,5英里
四月,Europe trip,城市里暴走了17天,没时间去野外
五月,Mount Tamalpais,Marin Hills Peak,20磅,7英里
六月,Tahoe Bayview Trail,10磅,5英里
七月初,Tahoe Desolation Wildness backpacking,三天两夜,24磅,15英里,
试用了背包野营和雪上装备。
装备篇
- 日用背包 - 因为第二天冲顶不想背大包,这次还特意准备了一个可折叠的 daypack。我平时hiking有大小不错的25升的包,因为有内架,所以背着很舒服,但是不好折叠。这次朋友推荐了REI Co-op Flash 18,轻巧方便,救了大急。老公的 Flash 22,稍大一点,更适合男生,设计得非常令人满意。
- 帐篷 - Backpacking 的装备,重量和体积是重要因素,价格也因此差别巨大。不去登雪山,对抗风保温的要求没那么高,挑个轻一点的三季帐篷就行。今年第一次带孩子们去backpacking,添置了两个双人帐篷,The North Face Stormbreak 和 Kelty Escape,感觉性价比都不错,也是REI的deal。Stormbreak 稳定性更好一点,但 Escape 更轻,所以去Whitney用了Escape。原装钢制地钉太重,一根2oz还多,被我换成 TNH 的 铝钉,八根才不到1.5oz,强度也够用了。帐篷下面还需要铺一层footprint,防水、结实、大小重量合适就行,有的还可以兼用来搭临时防雨棚。我带的大概 9-10oz。
- 睡袋 - 因各人体质而异,总体来说羽绒的才能满足重量体积和保暖的三重要求,fill的数字越大,压缩能力越强,体积越小。Whitney山脚下夏天摄氏30度以上,山顶只有四五度,半山的宿营地晚上起了风,怎么也得要零摄氏度以下的木乃伊睡袋(30F以下),把头裹起来就暖和很多。女生选睡袋,一般需要比产品标示温度再低十度才能舒服。我的是Kelty Cosmic 20,老公直喊热,我穿了thermo的长衣长裤还觉得有点冷,加了滑雪时候暖手脚的warmer才好一点,看来还得穿袜子。
- 防潮垫 - 顾名思义主要防潮,不可能像car camping带的气垫一样舒服。我带的REDCAMP Sleeping Pad,网评和Therm-a-Rest 的差不多,价钱低一半。当然也可以带自充气的垫子,体积会小,但份量更重。
- 登山靴 - 最好是防水的,因为中间要过多条溪涧,很多地方的步道被融雪的水流覆盖,还有没化完的积雪,袜子湿了可是麻烦。实在不防水,Merrell卖鞋的小哥推荐了一种Protector Spray,喷完凉干24小时,据说可以管两个月。只要不把鞋泡水里,对付雨天或者踩石头过溪流应该问题不大。
- 冰爪 - 今年雪积得深,直到七月中报告还说 switchbacks 的很多地段没有开化,要从中间插过去,甚至有锁链保护的一段不得不从锁链外面的陡壁上通过。Trail Crest上就更不用说了。惴惴不安地准备了冰爪冰镐。真正的 crampon 齿长稳定但是重,权衡之下,觉得 microspike 应该够了,19齿的一副1-2磅。所幸最后雪化得足够软了,临上山之前把重家伙都留在了车上,又减轻了点重量
- 登山杖 - 负重登山必备,如果你想五六十岁仍然能继续从事这项运动的话。不用多讲究,Costco的就够用,品质好的会更轻,使用寿命更长
- 水袋 - 这是我这次最明智的决定,自以为是让我没有遭遇太多高山反应的关键。以前我不喜欢水袋,总觉得装水有味道,清洗起来也不方便。但在背着大包的情况下,拿瓶放瓶都不方便,反复卸包更是难以想象,没有水袋的结果肯定是喝水的次数大打折扣,总量也不一定能保障,所以有水袋可以随时少量补充水分的优势就非常明显了。水袋容量 2-3升比较合适,依情况决定装多少,另外准备一个水瓶,冲电解质饮料,这样水袋就不大会有难洗的问题。
- 滤水器 - 野外多日,滤水器必不可少,早饭晚饭也指着它呢。一队人,总得有一个这样的滤水泵,体积比个人用的大,但是效率高。出来的水基本没有味道,比water fountain 的水好喝多了。
行程篇
攀登Mount Whitney,有很多条专业的技术路线,我们暂且不表;走最基本的Whitney
Trail,单程11英里,落差6100英尺,一般有两种策略 —— 一是打一天鸡血,夜半出发,傍晚回来,一口气轻装完成往返22英里;二是backpacking,负重上山,沿路过夜,用两到三天完成全程。两种方案各有利弊,难易程度因人而异。第一种适合爆发力强鸡血特别足的人,需要准备的装备少,拿到许可的可能性相对较高,但高原反应可能相对剧烈;第二种更适合负重能力强、有足够时间和耐心的人,因为时间长,登山许可相对难得到,但因为有时间适应,高原反应会相对缓和。
我们因为想更好地欣赏沿途的风景,慢慢享受登山的过程,也给最不可预测的高原反应多一点适应的时间,选择了方案二。事实证明,这多付出的体力、脚力和时间,实在是太值得了。
Day 1
把两个孩子顺路送到森林里的自然艺术夏令营,我和老公继续车轮滚滚,踏上前往Whitney的征途,为期一周的二人世界正式开启。五个多小时之后,到达山脚下的Whitney
Portal 营地,和大部队集合。
Day 2
一大早5点起床,打点行装,车停山下,整队出发。
从山脚下到Trail Camp,虽然是一路负重爬升,但从Lone Pine Lake 到 Outpost 瀑布,从Mirror Lake到 Trailside Meadow,从山谷到丛林,从溪涧到砾岩,景随步移。因为不赶时间,我们走走停停,拍照玩耍,如观光旅游一样就到了12000英尺的宿营地。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心理准备比较充分,感觉难度和高原反应都没有预想的那么严重。
|
Lone Pine Lake |
|
Outpost Fall |
坡度最大的是最开始的几英里,但因为还没到10000英尺,除了行进速度比较慢,并没有额外的负担。即使过了高原线,幸运的我,除了极为轻微的头疼,也几乎没有经历其它高反。自我感觉,少量多次喝水很管用,虽然放水的次数也有点多,但不失为控制高反的一个有效而无副作用的方法。
Whitney Trail维护得非常好,指示清楚,而且这个季节同行的人很多,走丢的可能不大。但是我们还是下载了All-Trail的离线地图,以防万一。另外,下面这个网站的结尾处有turn-by-turn的路标指示图,照片直观清晰,出发之前最好看一遍。
我认为登山的原则是尽量结伴同行,但万一走失的时候每个人都必须仍然有能力独立完成。既有集体意识,又具备独立能力,这才是安全的保证。
下午四点左右,我们到达了Trail Camp, 沿路最大的集中露营区,坐落在树线以上,著名的 99
switchbacks 脚下。巨大的砾石之间已经有很多先人清理好的平整的营地,很是方便。我们六个帐篷,居然也找到了相互临近的位置。网上有人抱怨这里住过的人太多,气味不好,但是我们人多,找其它的地方都不方便,不是离trial太远,就是要重建营地,这是公园管理处想尽力避免的。
晚上山风很大很硬,一副风雨欲来的架势。我们套上了羽绒服和所有保暖的衣裤还是忍不住瑟瑟发抖。动作迅速地扎营烹煮吃饭,过滤了水,打点好第二天的day-hike小包,时间尚早,还和邻居们一起修建了一个引水工程,以防雨水流进帐篷。天将抹黑的时候,大家纷纷进帐,兴奋地期待第二天早起向顶峰进发。
Day 3
清晨五点准时被队长唤醒。为了避免午后可能袭来的雷雨,我们需要尽量赶早。一夜休整,虽有波折,但总算有惊无险。吃过热乎乎的燕麦粥,立刻出发!
早上起来焕然一新,也有可能是因为做足了心理建设,以至于踏上大名鼎鼎的 99
switchbacks “鬼见愁” 的时候不但没有像大家所说的走到绝望崩溃,反而因着从石头缝里绽放出的夹道的鲜花而感到无比幸福和感动。过了树线,这座巨大的石头山无遮无拦地袒露着无尽的羊肠曲折。在这样的环境下,石头缝里钻出的每一丛小草、每一簇野花、每一片苔藓,都弥足珍贵,都是永不言弃的象征。
Whitney
Trail大部分和John Miur
Trail 重合,所以路上还会遇见很多挑战211英里John Muir Trail的户外爱好者。大部分人从Yosemite出发,向南而行,登上Whitney之后就胜利在望了。这次偏偏遇上一对逆向而行的父女俩。64岁的Mike和24岁的Michelle,因为拿不到另一面的许可,只好逆行北上。我说也好,先攻克最难的,剩下的16天就越来越轻松了。父亲走得艰难,背着大包在高海拔又不断爬升的步道上缓缓挪着步子,女儿远远地走在前面,但每到有雪覆盖或比较危险的地段,都默默守候,直到看着父亲安全通过。这样的父女情深,不油腻不造作,却让每一个同行的旅者无不动容。还有夫妻档、情侣档、兄弟营、独行侠,不一而足。又想起上一次感动我们的一对六七十岁的姐弟,相遇的时候他们已经走了200多英里John Muir
Trail,登顶了Whitney,只剩最后几英里就大功告成了。在老人家虽然已布满皱纹的脸上,你看到的不是衰老或憔悴,而是虽然疲惫但依然绽放着生命力的笑容。那是我到那个年龄所期许的生命状态。
边走边想,边欣赏风景,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99道弯眼见着就快走完的时候,开始下小雨,只好裹上雨衣戴上手套继续行军。临近山脊,步道被一个直伸到谷底的大雪坡覆盖。看到雪坡上有滑坠的痕迹,暗自希望只是高手们下山的足迹,而不是疏忽意外的佐证。小心翼翼跨过大雪坡,拐到山背后,忽然间眼前大亮,豁然开朗,Sequoia
National Park 就在另一面的山脚下。风虽然大到几乎要把人卷了去,但也吹散了云雾,一派令人精神大振的美景。
也算一个里程碑吧,有人走到这里就不走了。我们的目标是顶峰,接下来下行一小段就到了John Muir
Trail的分叉口,然后就只有冲刺的最后两迈了。很多JMT hikers
把大包卸在这里,轻装奔向顶峰。
天气越来越坏,风雨渐劲,雪滑路陡。但也许正是因为在风雨中挣扎,需要更加专注脚下的平衡,所以完全忘记了空气稀薄,呼吸困难。狭窄的步道一边是陡立的山石,一边是深谷悬崖,如果不是烟雨迷蒙,据说这一段令人惊艳的风景同时也会让大多数人提心吊胆,更不要说某重度恐高症患者。老公上一次就是止步于这里,实在无法克服丰富的想象力所带来的两腿发软。 这一次我答应要手拉手领他过关的,现在回头想想,原来坏天气也是上天的美意,否则,以他在99
switchbacks 已经心跳加速,怎么可能从这里顺利通关?
走过一程又一程,专注于脚下的每一步,专注于地上的每一个起伏,行走变得机械而简单,到后来根本想不起来查看里程、高度甚至时间,在重重迷雾中反而更能享受每一个瞬间的安宁和纯粹。走过一程又一程,当越过最后一个大坡,顶峰的小屋忽然出现在视野的时候,我竟平静得需要提醒自己是不是应该冲刺或者欢呼一下。也许这就是跋涉的本质吧,放下终点,走当下的路,走过一路风雨飘摇,跌宕起伏,迎来的无论是拨云见日,还是迷雾重重,顶峰自有它的高度。
这样的天气之下,谁也没有奢望能在顶峰看到什么风景,能平平安安地走完全程,平平安安下撤,就谢天谢地了。然而,不曾想上天再一次眷顾我们,就在我们踏上顶峰的一霎那,忽然间云开雾散。本以为这晴空只是转瞬间即逝,却不曾想给了我们近45分钟一览众山小的窗口,环看360度的湖光山色。一整天白雾茫茫,只开晴了半个多小时,就让我们赶上了,觉得自己实在太太太幸运。
|
终于,我俩携手站在了峰顶 |
不敢挥霍幸运,不敢贪恋美景,无论怎样恋恋不舍,山顶不宜久留,趁着天气没有进一步变坏,大家互相提醒着抓紧下山。紧赶慢赶,回程的路上还是听到了雷声,雨时大时小。一路疾行,赶快离开山脊,威胁就大大降低,海拔低下来,天也慢慢放晴了。
等再回到营地,大家的心情就和前一天大不相同。轻松地谈笑,拍着照片,盘算着第二天下山怎么庆祝,怎么好好犒劳自己。当然还是要提醒自己,只有等安全回到山脚下才算是胜利!
Day 4
最后一天,终于不用早起,悠悠闲闲起营,健步如飞下山。我的膝盖不允许我飞奔下山,但比起那些艰难上行的人,已经轻松太多,速度也快多了。只有看着他们,才又想起两天前自己曾经也是同样地气喘如牛,举步维艰。
正在想这一路上好像只看到成年人,迎面就遇见两个爸爸带着10岁、13岁和15岁的三个孩子。据说两个小一点的昨晚在高山营地呕吐不止,再往上走是不可能了,今天连下山的力气都没有,只好走几步就在路边躺一会儿。15岁的哥哥状态尚好,看来年龄真是一个坎儿啊!鼓励他们,也默默祝福他们,再坚持一下,熬到海拔线之下就好了。
过了Lone Pine Lake,下到一万英尺的海拔线,好像舒适的家已经触手可及,大家更是马不停蹄。回到山脚下,按约定好的,大家一起冲进唯一的那家小小的礼品兼汉堡店,每个人买一件登上Whitney的T恤衫,然后好好大吃一顿,最后找一个能远眺Whitney山景的地方合影留念,纪念我们这同甘共苦的三个月和三天!
高反篇
最后,还是要总结一下这次行程克服高原反应的经验,毕竟这是登顶Whitney最大的困难之一。队友们准备得很充分,有让医生提前开了Diamox的,有带肌苷片的,有带Tums的,还有各种牌子剂量强度的止疼药,以防头疼。
据说体力越好,氧代谢越高的人越容易有高原反应。原来登山队里一个师哥就是这样的人,低海拔的时候能量无限,攀岩的时候,爬得比我们打保护拉绳还快,可是就是不能上高原,总不能跟上其他队友的节奏。最后一个人找了向导去珠峰,在大本营适应了很多天。
这次也是一样,队友里一个足球教练在 Outpost Fall 最先开始头疼,吃了Diamox;后来继续爬升,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反应,但都没有严重到呕吐流鼻血或者迈不开步子。我自感幸运,上山第一天除了轻微的头疼,几乎没有其它反应;第二天,头疼稍微严重了一点,吃了两片Ibuprofen 就挺过来了。最开心的是包里带的止疼片不仅帮了自己,还救助了一个头痛欲裂快撑不住了的陌生的路人。自己的体会,吃饱喝足,心态平和,不急不慌是基本,小口多次补充水分是关键。所以有管子的水袋实在是太重要了。
高山反应说是几乎没有,其实在高山营地的第一天晚上还是给了我一个惊吓的。
本来睡前状态特别好,对第二天的登顶信心大增。为了保证睡个好觉,还吃了一片Ibuprofen 以防万一。可是到了半夜,不知是受了凉还是延迟的高反突然袭来,睡梦中忽然鼻子一下子堵得水泄不通 -- 准确的说,是一丝气都不通,因为干得连水都没有 -- 害得我一边像搁浅的鱼一样大口捣气,努力做深呼吸,一边反省到底是哪里出了状况。是不是因为第一天太顺利,睡前有点信心膨胀,上帝要给我个警示?想着这两个月来,蒙上天的眷顾,身体没出状况,各项准备周全,这两天膝盖和浑身上下所有的关节也算争气,天气也算配合,到了这个节骨眼儿上,难道天意就是让我止步于此?越想越烦乱,越想越不甘心,越是不甘心,越睡不着觉,越睡不着觉,越是着急。迷迷糊糊,辗转反侧,鼻通无门又思路混乱之际,忽然,一个词浮现在脑海 -- “surrender”。对,就是“surrender”!想到那个词的一瞬间我顿时释然了,无论是上帝的安排还是 the flow of life,每件事如果发生都有它的理由,我只需要坦然接受。是什么样就什么样吧,不想了。心情平静下来,慢慢就睡着了,好像还梦到了山和云 。等再朦朦胧胧醒来时,发现一边的鼻子居然奇迹般地通了!翻个身,继续睡,第二天一早起来两边都好了,精神气爽,一切都像没发生过一样。只有我知道曾经发生过什么,只有我知道,再不敢自以为是。
结语
回到家好久了,有点难以想象我们居然登顶了Whitney。这次登山,实在是一波三折,有太多复杂而幸运的因素。
首先是雪况,今年雪积得深,直到七月中报告还说 switchbacks 的很多地段没有开化,要从中间插过去,甚至有锁链保护的一段不得不从锁链外面的陡壁上通过。惴惴不安地准备了冰爪冰镐,还在国庆节的时候到Tahoe演习了一下。所幸最后上山前,听说雪化得足够软了,才把这些重家伙都留在了车,没用上。
其次是天气。从一周前,我们开始每天关注山区天气预报,发现按原计划,登顶和下撤的两天都有雷雨。紧急之下,我们临时制订了两套新方案,想着实在不行,就一天往返。天气预报每天都在变,我们的计划也每天随着变。到了出发前一天,预报说坏天气顺延了,最后我们决定还是执行原方案。
可是山区天气瞬间万变,到真进了山又有新情况。登顶的当天,从一大早起就云雾缭绕,switchbacks走到一半开始下小雨,到了山脊上更是雨急风劲。不少人止步折返,但是我们由于没有听到雷电声,一直都没有动要放弃的念头,只想平安地走完全程,平安地下撤。当然结果出乎我们所望,不仅给了我们足够时间登顶,还在我们踏上顶峰的一霎那,云开雾散,给了我们半个多小时一览众山小的窗口。回程的路上虽然还是听到了雷声,雨时大时小,下撤的那天也是如此,不过好在已经远离峰顶,远离了危险。
然后就是身体。女生那点事儿,掐指难算,靠天吃饭,居然让我躲过了。一直小心呵护的膝盖和浑身上下的各处关节也算争气。高原反应,除了那晚的一个惊吓,其它几乎没有。
最后,还要特别感谢队友们的成全。本来是有再晚一周进山的选择,这样雪会更少一点。但为了让我和老公都能成行,特别选择了我家娃去夏令营的这一周。感谢两个队长周密的组织、精心的安排;感谢兄弟姐妹们欢声笑语的鼓励和陪伴;感谢两个摄影师千辛万苦背着相机,给我们留下宝贵的记忆。
珍贵的经历,满满的收获,we
made it! 而这一切都是上天的眷顾,一个个困难最终都化险为夷。我没有什么可以自夸。面对自然,唯有谦卑,唯有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