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ne 30, 2013

简单的快乐

        拔苗助长,亦或不自量力的爸爸妈妈,真的带着一周前刚摘掉 training wheels,刚刚学会自行车不到三天的儿子女儿去野外 biking了。

        周末105度,一大早就已经烈日炎炎。老公大汗淋漓地把大小四辆自行车,外加各样游泳吃喝的家什往车后箱里塞了又塞,居然塞下了!于是油门一踩,两个小时之后,我们站在了人称太浩湖的 Lake Tahoe 边上时,20几华氏成功地被抛在了脑后!

        这个位于太浩湖南岸沿着 Pope Beach 边上的 biking trail 堪称业余玩家和家庭休闲的经典路线,坡度小、路程短,却集各种可停靠的游玩项目和绝佳风景于一身。一路上自行车的租赁点一个又一个,路边茂密的森林里时隐时现的 biker 的身影让我们每次路过都向往不已。但当今天终于可以如愿,才知道这条路上好玩的地方比我们从前知道还要多 --- Pope Beach, Baldwin Beach, Tallac Museum, Valhalla Estate, Rainbow Trail Underwater Aquarium, Ice Cream Shop ... 这让本来一个小时的体育运动一下子变成了六个小时的文娱活动。   

        头一次出行没带单反,手机照片凑合看吧,just don't want to miss the moments。

  
        在 Pope Beach 吃了早上家里新鲜出炉的三明治,在沙滩上捡捡石头,淌淌水,码头上逛逛,看看湖里划着各样脚踏车、独木舟、canoe、kayak、paddle board 的人们,继续上路。



        下一站是Tallac Museum 和 Valhalla Estate。一百五十年前美国当时富人的湖边别墅,后来变成了度假村,一直用到五十年前,现已捐给政府作观光用的博物馆。各个小屋还保留着原先的摆设,人们推着自行车在小屋间穿行参观。主人的房子不过 2000 平方尺,客厅,书房、餐厅,四卧四浴,除了家具的样式老式一些,真的和今天美国人传统的家庭布局没有本质区别。但其他功能处所,厨房,洗衣房,园丁房,牛奶房,储藏室、铁匠铺等等都是单独的建筑,更不用说客房、景致房、教室、琴室、图书馆、台球室、后花园,一一铺陈,颇具规模。


Lake View Lodge

        我们趴在一个个窗口向里探望,好奇旧时代的家居摆设,更是好奇彼时的生活方式。儿子女儿不仅第一次看到了摸到了真的煤炭,也看到了没有电视、电话、计算机、ipad 的生活 --- 一整面墙顶天的书架、画着黑白象棋格的桌子,各色的手工乐器,火炉打出的铁质工具,再去打磨木质的工艺品。那时的人读书、散步、谈天、把墨写在纸上、把色彩画在布上、把思想刻在时间里,和后院的植物动物一起创造音乐,用森林里的天然曲线搭建艺术。今天的我们面对的是一样的湖,也经历着一样的爱恨情仇、生死悲欢。今天的我们坐在一样的房前,是否也能把心的脚步放慢,体会心境里的心静,那便是天堂。



         在后花园的大雪松下看到了这种北美西海岸独有的长得像串儿红一样的腐生生物(Sarcodes sanguinea),据说因为它在早春冬雪还未融化时就从被白雪覆盖的大树根部破土而出,所以人称 snow plant。这种也曾被分类为杜鹃花科的腐生植物(saprophyte ),有完整的花序结构,却没有植物标志的光合作用,而是通过与其共生的真菌把其他生物作为碳源。可是为什么还被称作植物呢?一开始还以为是会开花的蘑菇,在墨绿一片的森林里鲜艳夺目的盛开着。生物分类学里总有那么一些之间物种,让人难以归类。



转到一处小木屋,专门腾出来给一对远道而来的老夫妻做展览。老人毕生的爱好是演奏制作收藏一种当年黑奴时代从非洲承袭下来的叫做班卓琴 (Banjo) 的乐器。这种用大大小小的葫芦(gourd)做腔,蛇皮、羊皮甚至猫皮蒙面的六弦琴最初由黑奴照着脑子里怀乡的印象,到美国后因地制宜,演生而来,历经几百年的传承,至今仍爵士乐和乡村音乐里鸣响。老人从 Virginia 开始和 Banjo 结缘,多年来从杂志书籍里收集各种关于 Banjo 的图片,再复制出当年的模样,形状大小质地音色各异。收藏中还有一个爵士乐爱好者的汽车商当年用汽车变速器做成的 Banjo,音色绝对的金属味道。本以为老人现在常驻这里,他却说他们只是每年夏天开着房车到这里来做义工,帮助清理森林。当地政府给他免费的水电车位和这间木屋做展厅兼工作室。看着他布满皱纹的脸但如屋外湖水般清澈静谧的眼,听着他向我们娓娓道来的历史和弹奏的悠扬的音乐,想象着他闭着眼吟唱着乡村歌谣的青春和以年迈微薄之力打点大地的倾心,我的心里有一种将要满溢出来的感动。如果有更多的时间,真想和老人坐下来好好聊聊,聊聊他对音乐的痴迷,他对自然的疼爱,他曾经从事的工作,他对生活的选择,那一定是满有故事的生命旅程。

         意犹未尽地离开 Valhalla Estate, 我们继续踏车前行,不久就又来到了一条小河边。在路边锁好车,走上 Rainbow Trail,一圈下来,有时急时缓的溪水,有睁着大眼睛的白桦林,有布满星星点点小花的湿地草场,还有一个介绍当地生态的小小的水族馆。为着这我最爱的白桦林,秋天的时候一定要再来一趟,一定是满目金黄!



        返程的路好像格外的快,没有了一步一停的中断,小朋友们越战越勇,一气儿骑到了这条路上最久负盛名的冰激凌店。这个店,无论冬夏,无论早晚,门前永远排着长长的队,好像每一个过往的游客都把它当家一样。今天我们早说好这里是我们的最后一站,一定要耐心排一排这蜿蜒的队,理直气壮地体会一下辛苦跋涉之后的清凉和甘甜,也找机会花上今天唯一的 11 块钱,为这给我们带来如此丰富的收获,如世外桃源般美好的公园小镇做一点点贡献。老公不是善发感叹的人,却时常感恩。今天满怀感慨为之感恩的是这里的生活,让我们有条件在现代文明里回归质朴,有可能让我们,特别是出生在科技和安逸里的孩子们,体验不靠财富也可以得到的最本真的快乐和满足。


        准备回家了,临走之前,应妹妹的要求,要到湖里去浸一下。好吧,大汗之后到彻骨的雪水里冰镇一下应该也不错。这一处岸边比较缓,爸爸和妹妹已经走了很远水还不深,哥哥选择远眺凝神。妈妈也把脚在水里泡了泡,不曾想居然把肌肉激着了,腰突然僵住动不了了。唉,老筋老骨的,要返璞归真也不容易啊!

拔苗助长,亦或喜出望外?

        上个周末才卸下 training wheels,被老爸推着七斜八拐地在家门口学会骑车的哥哥和妹妹,这个周末就上了 Lake Tahoe 的 Biking Trail 了。如果不是我们在拔苗助长,那就是妈妈太小看他们了。

     每天10 分钟的训练日志:

Day 1:哥哥在爸爸的扶持下上路,左歪右斜,前进距离小于20米,爸爸放手距离小于1米。妹妹在 training wheels 上悠哉游哉。老爸锻炼强度指数10倍于儿子!

Day 2:爸爸间或脱手,哥哥自行距离超过10米,歪歪扭扭之下需用路面等于四分之三,幸亏家门前车不多。妹妹卸下 training wheels,却以为还可以悠哉游哉东张西望,虽然屡屡受挫,但也不屈不挠。老爸锻炼强度指数 9.5 倍于儿子!

Day 3:哥哥学会上车起步,刹闸停车,下坡没问题,上坡还得推一把。自行距离超过50米。妈妈在旁边陪跑,上下坡无规则变速,主要负责警戒来往车辆,把摔倒的儿子和车拉起来,再一推上路。爸爸腾出手来训练妹妹,七拐八拐地也快出师啦!对面千万别来车 ...

Day 4:除了不能自由上下车,行驶路线成或大或小的各种蛇行状,每百米有摔跤隐患一至两次 ... 我们宣布儿子女儿已经学会骑车啦!

Day 5:一个街区往返 ... 两个街区往返 ... 勤劳的老妈一直陪跑,懒惰的老爸罢跑了,决定把我俩已尘封多时的自行车也拖出来遛遛。懒惰的老妈觉得没必要,勤劳的老爸觉得非常必要,于是大敞着车库门,我们全家骑了大半个小区还意犹未尽。妈妈保守地认为见好就收,爸爸却自信地认为他们还可以骑到 playground,断然制止了妈妈敲打退堂鼓的言论。于是夜色擦黑之时,一家四口还在没有街灯的路上幽幽潜行。虽然路口上坡避让车车辆的时候还是要时不时摔下车来,虽然蛇行的状态让小朋友的车轮在花园边的窄路一不小心就掉下路来,但小朋友的轮子和心情还是快乐地飞转。虽然爸爸妈妈大半时候是捏着闸前后顾盼,无数次支上自己的车,拉他们起来,扶他们上路,但毕竟我们全家的自行车远行指日可待 --- 下一步可以骑车去图书馆,然后去附近的 biking trails,然后带着自行车去野营,去山里海边骑车 ... 前景一片光明,我们能力可以企及的领地又大多了!

Wednesday, June 12, 2013

What You Need and What You Want

        周末进山,在森林和高山湖泊间折腾得汗臭泥黑,到了深更半夜才开车到家。正想着回家好好洗个澡,躺在松软的床上休养肌肉,结果发现车库门打不开了。遥控器坏了?感应器怀了?还是电动门坏了?反正是进不去家门了。这就是现代电子生活的下场,出门连钥匙都不带,全靠车库进进出出,从前的车库门还有个手动把手,现在连这都没有了。

       幸好,头顶星光灿烂,抚慰人心,幸好,车里还有手电,可以应急,幸好,院子们没锁 ... 于是,仰望星空,翻篱而过,进屋开灯... 哈,how wonderful!...没电了...

        复出得门来,环顾四邻,才发现,果然没有灯光,只有零星的烛火摇曳。肯定是家家户户在周末 106 度的高温下疯狂开空调,电网超载罢工了。真亏得我们一路开车回来,穿邻过舍竟没发现。也怪我们城市,本来就不设街灯,本意是让居民在山峦之上,更加贴近星光,那今天就只能靠它了。

       爸爸镇定从容,小朋友们有一点紧张,妈妈却是心花怒放 --- 终于有机会用我收藏的蜡烛啦!反正水没停,热水箱里肯定有一满箱热水足够洗澡,还有干净的衣服,干净的床,已经太过奢侈了!我们去野外,去露营,不就是为了回归原始吗?现在刚好让小朋友体验一下没有电的感觉。

    于是端着蜡烛循步上楼,宽衣解带,等开始洗澡,小朋友们已经快乐地手舞足蹈了。哥哥联想着 The Pilgrims (美国清教徒)时代,妹妹幻想着在旁边有一堆篝火;哥哥列举着没有电灯的时代的各种照明取暖方法,一直追溯到原始人的钻木取火,妹妹则念叨着野外营地的种种回味 -- 寂静的夜,风吹树叶的沙沙声,明亮的月光,和大地森林的气息 ...

    就着烛光,我们躺在床上从富兰克林的闪电实验,聊到因电力而变革的世界,从古时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聊到 “what you need and what you want”。一不小心就聊到了午夜,孩子们终于在妈妈的身边睡着了。其实,熄灭耀眼的灯光,心会更加安静,也更加靠近。其实,人需要的并不太多,只是想要的太多了。


Friday, June 7, 2013

旅行归来后记

    爸爸和妹妹从中国回来两个星期了,但每每回想起来,仍沉浸在旅行的快乐中。

- -

    问起妹妹南南北北的好吃的,哪样最中意,答曰,鸭舌头。难道这也遗传?又问哪个地方的风味最合口味,答曰,台湾小吃。嗯,还挺懂门道。

    周末早晨,妈妈熬了一大锅白米粥,蒸上一屉粽子和玉米,再拌上一盘红油豆腐丝,满屋飘着糯糯的香味。女儿一下楼,就迫不及待地深吸一口气,冲到妈妈身边说,还是妈妈做的饭最香!瞧这嘴甜的,让妈妈心花怒放。可谁说不是呢?儿时的吃食,永远是心头的最爱!
 

- -
 
    问起妹妹大江南北海峡两岸的好玩的,哪个地方最尽兴,答曰,溶洞和大峡谷。看来这热爱大自然的基因是遗传下了。又问哪个都市最喜欢,答曰,北京,因为有特别好玩儿的科技馆。那当然,干妈推荐的,口碑可好了。

    过了几天,另一家朋友又要回国度假,问妹妹还要不要再回中国玩。小姑娘兴高采烈地一口答应,要!但马上又斩钉截铁地否认,不要,不要 ... 回去要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不然哪儿都不去!紧紧拥抱女儿,感动之余,更加珍惜这份孩童时候对家的依恋。因为,我清楚地知道,不用太久,到外面的世界去独自飞翔将会是他们毋庸置疑的首选。

 
- -

小朋友倒时差真是快,但再快也得有一天。比起白天的困,大半夜睡不着觉更难受。回到家的第一天晚上,妈妈在睡梦中忽听耳边有妹妹嘤嘤的哭声。撑开眼皮忙问怎么了?妹妹可怜兮兮地说,我就是睡不着。更可怜的是问完这句,还没来得及安抚,妈妈就又昏睡过去,不省人事了。据爸爸第二天说,无奈的妹妹只好辗转到另一个屋,找到了同样睡不踏实的爸爸,和爸爸诉苦:
      和哥哥睡吧,他踢我;
    和妈妈睡吧,房间太热;
    和爸爸睡吧,你打呼噜;
    自己睡吧,我又害怕 ...
    我真的睡不着啊!

    我问,那你说什么?爸爸无解,因为路都让妹妹堵死了!怎么办呢?于是两人大眼瞪小眼,熬到困了,就睡着了。哈哈,还是有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