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28, 2012

We are a team!

        学中文认汉字既不像玩游戏看电视那么轻松,也不像踢球野营那么好玩,又没有像学 phonics 或是练钢琴那样有立竿见影的回报,自然是没有动力,再加上上学以后作业增加、日程安排得更紧,小朋友对学中文的热情日渐消退绝对是在意料之中。然而,近来人民群众抵触情绪的日渐升温,和平常蜻蜓点水、周末集中强化的政策有直接联系,这需要引起领导层的重视和反思。可新政策还没出台,这不,今天就已经冲突升级了。妈妈忍不住放了两句狠话,嗓门提了八度,把小朋友吼哭了,一下子场面紧张。老妈一气之下放下课本去做饭,也想借机冷静冷静。竖着耳朵听儿子有哭声减弱的意思,正想着一会儿回去和小人儿好好谈谈,再给个胡萝卜来安抚一下大棒,没想到儿子竟先把妈妈弄哭了。

        话说泪眼婆娑的小人儿慢慢蹭到跟前,一边还吸着鼻子,一边可怜巴巴地抬头看着妈妈,你说我这心不已经软了半截儿了?于是蹲下来看着他,另一半没软的心还写在脸上。小朋友这边抽抽嗒嗒,眼里含着怯怯的泪水,那边没想到居然平生第一次向妈妈吐露了心声。这事儿要放别人身上可能不稀奇,但对我们这个平时极不善言辞的小朋友来说,真是一个奇迹。这可好,不说则已,一说,就把妈妈的眼泪说了下来,“Mom, I feel failure...”

        瞬间,我的心不仅软透了,更是羞愧难当。面对一个如此柔软的生命,一颗如此单纯的心灵,我觉得自己简直就像一个以强凌弱的恶霸。搂着委屈的儿子,我不知道是我在安慰他,还是我在需要他的安慰。“You know, we are a team. If you failed, I failed too. I feel what you feel.” 我还想告诉他,我和你一样,也在学一门艰难的功课,这个学问叫作做你的妈妈。我们定然要一起成长。

Thursday, October 4, 2012

Have you tried 15 times?

        夏日将尽,已经好几年都不肯碰西瓜的儿子突然又开始吃西瓜了。这让当妈妈的心像团皱了以后又捋平了的纸一样舒坦。

        为什么呢?一是整整一个夏季三四个月,在哪里西瓜都是当仁不让的当季主打,健康环保又经济;二来儿子总爱流鼻血,用西瓜来清凉败火是再好不过的了。可是一岁之前对西瓜来者不拒的儿子奇怪地在第二年夏天突然之间像变了一个人一样,见了西瓜就说 No。这个“No”一说就是五年。

        也不光是对西瓜,从小以能吃而闻名天下的“小胖子”到一岁半会玩了以后,对吃的兴趣骤减,饭和肉还勉强算好,而蔬菜水果在他那里一度是全军覆没,以至于闹得便秘,逼得妈妈不得不给他喝了人生第一瓶果汁 --- plum juice。Plum Juice 倒是立竿见影,但接下来不吃的难题如何面对?

        就在那段走投无路的时间,不经意地在 Parenting 杂志上看到了一篇让我至今无比受益的文章:Have You Tried 15 Times?  文章作者观察到很多父母为在给婴儿引入辅食时的 “失败” 而头疼,但她认为这所谓的 “失败” 不过是因为功夫还没做到家。孩子从出生,面对世界的每一样东西都是崭新的,对陌生事物的抗拒是人自我保护的本能,无可厚非。她的忠告是,每给婴孩引入一个新的概念,无论是食物、环境,还是技能、习惯,至少心平气和地尝试15次。15,一个不大也不小的数字,难道有什么神奇的力量?半信半疑,“穷途末路”的我想不妨一试。一开始还真没把它当回事儿,只有当你真正开始用每一次尝试来划“正”字的时候,才发现这真不是一个容易达到的目标。三次一个坎儿 ... 五次头顶开始冒烟 ... 到了十次,觉得已经是绝望的边缘了 ...  还要继续,并且要心平气和,不能太频繁,否则叫絮叨,适得其反,但又要坚持不懈,否则就前功尽弃 ... 再做一次深呼吸,硬着头皮继续 ...

        奇迹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不过对不起,不是在孩子身上的。哈哈,奇迹是,你忘了数数了 --- 在你完成了15次尝试之前!突然之间你每天或是隔三差五试着让他改变一点什么东西变成了一种习惯,你也习惯了他说“不”。有时候也还会“威胁”“利诱”一下,但大多数时候就走一下形式,take a “no, thank you” bite, make an unsuccessful but "nice try",  and move on。

        不要以为这是没有用的形式主义。终会有一天,终会有一天,也许是不知不觉中,也许是骤然间,你期待许久的奇迹真的就发生了。这五年之间,蔬菜一样一样的都吃回来了,水果已经接受了三五种了,今天又加上了西瓜;还有学说话、交朋友、sleeping training、potting training、洗漱穿衣、读书写作业、告别乱发脾气的“terrible two”、“horrible three” ... 这林林种种的成长,都在这神奇的“15”次前后实现了。什么时候实现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学会了等待。

        “Have you tried 15 times?” 好像成了我的至理名言加救命稻草。每每无奈绝望之际,就掰着手指头数数有没有15次,好像每次都不够,于是每次都能让我放下一蹴而就的念头,忘掉成败,重新开始。记得刚有孩子不久,和其他几个父母聊起来什么特质是为人父母最不可或缺的。有人说是爱,有人说是智慧,有人说是充沛的精力,我感慨万分地说是耐心。到今天,我还是同样的感触。至少与我,耐心地守候等待孩子成长,耐心地给予他们失败的机会,会是我一生的功课。

        好,务实的,当下的功课就是教妹妹phonics、教哥哥系鞋带,让两个小人儿爱上读中文